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地方史志>年鉴编纂

《甘州年鉴·2019》——住房和建设

发表日期:2020-05-07 16:48 编辑录入: 甘州区区志办审核

 

【项目审批】 持续推进建设项目审批提速增效。一是权力事项全部入驻政务大厅,实施首席代表制度,对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燃气经营许可证核发事项做到大厅受理、审核、审批,实现“四办”改革工作目标。二是建设项目审批效能持续提升。探索重大项目容缺受理、一事一议、网上受理等审批模式,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申报、安全条件备案、施工许可3个事项“三合一”合并办理,简化办事清单、压缩办事时限,审批效率进一步提升。在甘肃省政务服务网公布办事清单、流程,实现“一网办”目标。全年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12项,燃气经营许可证6项,项目选址意见书25项,用地规划许可证25项,工程规划许可证25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14项,规划竣工验收合格书27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书212项,建设工程安全条件备案212项,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竣工验收备案140项,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审批27项。三是“3550”改革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作稳步推进。对照“工业项目50个工作日内取得施工许可”的目标,从项目招投标、施工许可等各环节入手,不断简化流程,加速审批,做到非国有投资工业项目招投标5个工作日内完成地发包备案,国有投资工业项目30个工作日内完成公开招标,资料齐全工业项目3个工作日内办完施工许可,确保“3550”目标实现。

【行业监管】 一是加强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监管公开招标项目162项,建筑总面积67.51万平方米,中标总金额16.32亿元;监管非国有投资项目直接发包项目49项,建筑面积107.1万平方米,总投资14.07亿元;复核备案建设项目招标控制价139项;依法妥善处理招投标投诉工作2项,并及时完成区政府政务专网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招标备案工作。二是加强建筑项目施工监管。年内全区开(复)工各类建设工程227项,建筑面积328.4万平方米。其中跨年度复工建设项目62项,建筑面积124.3万平方米;新开工项目165项,建筑面积178.35万平方米;开工一星标准以上项目56项,建筑面积62.64万平方米。通过组织召开全区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联合执法、不定期巡查、专项检查、承办全市住建系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控暨施工现场应急演练观摩会等方式,对全区在建工程项目实施全覆盖监管。开展建筑工地拉网式执法检查2次、专项检查5次,核发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整改通知书等行政执法文书500余份,提出安全隐患整改意见1900多条。对存在违法建设行为或执行扬尘防治制度不严格的滨湖南苑G区、嘉和园等项目进行行政处罚,罚款金额39万元;开展液化气充装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3次,核发安全生产整改指令书28份。三是持续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制定印发《甘州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及环境卫生整治方案》《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并认真抓好执行,对巡查中发现的渣土未覆盖、施工现场未采取洒水降尘措施、未设置车辆冲洗设施等问题的施工企业下发建设工程整改、停工通知书250余份,通报企业23家,公开曝光不文明施工行为,使一批污染管控不到位的企业得到约束,文明施工管理达标工地不断增多,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工作持续向好。四是严把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关。严格按照《甘肃省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实施细则》要求,抓好辖区内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完成丹马时代城、滨河小镇等住宅小区竣工验收备案134项,建筑面积91.22万平方米。

【城市建设】 持续推进新老城区融合,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品质。秉持“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理念,全面落实城市品质三年提升方案,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一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方面,仁宗路延伸段(调直段)、昭武东路、肃南南路(三期)、临松东街向东延伸段、甘泉中街、西环北路和西三环路等7条道路通车运行;文昌路、民乐路、丹马街、永固东路、山丹路和屋兰路等6条道路正在进行道路路基及基础等工程施工。给排水建设方面,随主城区道路改造更新青东街、马神庙街等供水管网8公里;随出城口改造和文昌路、民乐路、丹马街等道路建设配建污水管网31公里;三水厂电源双回路跨河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污水处理一级A提标改造项目已完成各主体构筑物修建和部分工艺管网的敷设,正在进行进水联调联试;污水处理三期扩容项目场地已完成三通一平,正办理项目土地规划等审批手续;日处理污水5000立方米的污水应急处理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环卫设施建设方面,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建成羊头巷、芦水湾生态景区入口广场等13座生态环保公厕,新建6号和7号入口广场星级公厕2座;南街垃圾中转站建成使用;城区四大街果皮箱完成安装。绿化亮化方面,玉关路10千伏电网建设工程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提升改造芦水湾生态景区湖区、甘泉公园及润泉湖公园绿化美化,加紧改造主城区东西南北4条大街和滨河新区滨湖路等4条道路路灯,年内完成改造通电运行。二是实施出城口改造。2018年改造国道312线东西出城口等5个出城口,拆迁1599户,拆迁率63.93%,各道路改造工程全部开工,国道312线东西出城口、张民公路、张大公路建成机动车道,通车运行;张肃公路正在抓紧路基及道路基础等工程施工,同时,各出城口配套市政管线等基础设施。三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8年实施润泉湖市场、汽车自驾营基地、思源学校、市人民医院等10项公建项目。思源学校和张掖中学投入使用,汽车自驾游基地和万家便民市场投入运营;区人民医院住院部、市人民医院等卫生项目基本建成,中央商务区广场、文津公园开工建设,城市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人气聚集更加明显。四是做好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工作。2018年,市上下达甘州区城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任务6334套,改造面积3.05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9800万元,其中货币化安置3158户,新建安置房3176套;基本建成城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2241()2018年开工334户,开工率为100%。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棚改补助资金,争取到位中央、省级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935万元,争取农业发展银行贷款5.98亿。五是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木塔西侧片区改造“甘州老街”项目和张掖老街暨甘泉公园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税亭街南片改造项目累计拆迁安置417户;完成大佛寺景区南片拆迁;启动明粮仓景区恢复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彰显甘州古城特色。六是积极推进老城区沿街既有建筑提升改造工程。年内主要对11条街道沿街部分建筑破旧门头、门店立面、台阶进行改造提升,装东、西、南、北环路和北水桥街台阶计3139平方米。七是加快房地产开发进度。计划投资26亿元,实施蓝山公馆等27项房地产开发项目。顺祥嘉苑、蓝山公馆、畅春润苑等项目基本建成;梧桐园、金源明珠等项目全面开工,正在加紧主体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加州花园小区二期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张掖万达广场、玉源智慧城、馨月湖商业街等房地产开发项目正在编制规划方案等前期工作。

【村镇建设】 一是加快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张掖段甘州区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治理项目。20185月,将农村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农村自然村组道路硬化工程项目、梁家墩镇张党公路沿线绿化硬化项目工程,以及碱滩镇、甘浚镇、新墩镇特色小镇及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费等估算总投资12469.89万元的项目,列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张掖段甘州区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治理项目,并给区环保局、区交通局、梁家墩镇、碱滩镇、甘浚镇、新墩镇等项目实施的主管乡镇、部门、单位下达项目首期建设资金6000万元,为项目实施提供资金保障。农村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完成大部分工程建设任务,农村自然村组道路硬化工程项目完成136条、共124.695公里,梁家墩镇张党公路沿线绿化硬化项目工程完成工程建设,其他项目按计划抓紧实施。二是高标准编制特色小镇及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规划。秉持规划先行、引领建设的理念,组织编制甘州区区域乡村建设规划,碱滩镇、甘浚镇总体规划,龙渠乡、平山湖乡乡规划。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组织编制普家庄村、陈寨村、马站村、六号村四社、双塔村民居示范点、速展村特色街区建设规划和祁连村村田园综合体、祁连温泉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三是保质保量完成新增农村危旧房改造。2018年,全区新增危房1288户。经过7月和11月两次验收,全区通过拆除重建、置换或长期租赁村内闲置农房等方式改造危房106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242户、残疾人家庭户148户、低保户171户、优抚对象及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家庭2户、其他农户398户列入改造计划,经核查有其他安全住房的228户,2018年新增农村危房全面完成改造。四是做好2017年度贫困县退出农村危房改造省级验收工作。20185月,对照《甘肃省贫困县退出农村危房改造验收办法》《甘肃省贫困县退出安全住房评定标准及办法》等相关文件,对全区2014年以来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行认真自查自纠,做细做实2014年至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下达、危房改造实施方案、验收方案、12个精准扶贫村农户花名册、贫困县退出区级自评报告、全区所有农户10万余份住房安全等级认定表等贫困县退出农村住房验收工作备查资料。年底,全区2017年度贫困插花型贫困县退出农村危房改造通过省住建厅专项验收。

【市政维护】 一是持续加强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维护。2018年以来,清洗主要街道路灯1次,维修城区路灯2遍,新建路灯电缆井12座,维修电缆井9座,新装路灯配电柜4台,应急抢修故障35次,城区已架设路灯亮灯率达到98%以上;批准开挖道路34处,维修更换人行砖9752平方米、道牙石1045米、沥青路面2958平方米、混凝土路面1102.66平方米,主次干道路面完好率达到95%以上;疏通城区下水管道2遍,维修谢家湾污水提升泵站4次,维修滨河新区中央商务换热站1次,清理城区排水管道48.8千米,清淤疏浚798米,更换排水管道179.5米,新建检查井4米,维修城区检查井202座、雨水井53座,更换井盖242套,保证排水管道畅通无外溢,排水通畅率达到100%。二是确保城市供水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水源地巡查、用电安全管理、生产设备检修保养等制度,检修设备397台件,抢修爆管48处,开挖维修83处,更换维修阀门、管道1326处,更换调验水表752块、阀门39台,保养阀门101台,更换老旧管道3753米,累计供水达1846万吨。三是做好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作。精心调控工艺参数,严格监控数据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规定和设备维保措施,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平稳运转。2018年累计处理污水2492.06万吨,处理污泥11926吨,超额完成任务目标;回用中水592.46万吨,中水回用率达22.86%;削减化学需氧量5530.35吨,削减氨氮427.29吨;出水水质主要控制指标值均达标排放,水质达标率为100%。垃圾填埋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含焚烧厂焚烧尾渣)2.1万吨,累计接收处置建筑垃圾31万立方米。

(陈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