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地方史志>年鉴编纂

《甘州年鉴·2019》——地震

发表日期:2020-08-20 16:07 编辑录入: 甘州区区志办审核

【地震监测预报】 一是加强地震监测台网管理。认真记录监测台站观测日志,完善地震台站档案,明确台站运行维护职责,推动台站巡检制度化,确保台站监测资料完整、连续、稳定。乌江监测台站数字化电磁扰动资料完整率达98%。二是推进震情会商制度改革。制定地震部门震情会商改革实施方案,着力解决会商质量不高、资料分析研判和预测意见水平低等关键问题,构建更加完善的震情会商制度体系。规范震情会商工作,健全考核机制,充分发挥震情会商在地震预测预报和震情跟踪工作中的作用。全年向区委、区政府上报《震情动态》《震情通报》信息50期。三是认真开展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将全区地震监测台站及地震监测设施、观测环境基本情况向公安、国土、发改等部门进行备案,并将地震监测设施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审批纳入项目审批程序,进驻甘州区政务审批大厅,同时在网上进行并联审批。四是加强“三网一员”体系建设。注重群测群防,加大对地震宏观观测网、震情灾情速报网、地震科普教育网的建设力度,将“三网”拓展到村组一级,加大网络覆盖范围,建立完善辖区“三网一员”数据库,全区防震减灾助理员18人、宏观观测员241人,覆盖到全区各乡镇,实现动态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工作体系,“三网一员”体系建设更加健全。建设完善党寨廿里堡、长安前进、小满康宁及甘浚巴吉4处视频监控点,设置11个摄像头,更换视频监控录像机,能同时观测到牛、羊、鸡、鹿、孔雀等多种畜禽。制定视频监控点管理制度,建立视频监控点微信群,强化对视频监控点的业务指导,确保各观测点持续、不间断地观测。

【震灾预防】 积极与发改、住建、国土等部门联系协调,摸排储备全区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项目。严把建设工程项目在立项、设计、土地划拨等过程中的抗震设防关,严格执行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制度,积极开展“上门”服务,抓好宣传指导工作。坚持开展地震行政执法检查,组织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专项行政执法检查5次,有序推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济实用、抗震安全、统筹安排的原则,以整村推进新农村住宅示范村建设为重点,确定党寨镇马站村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示范点,促进新农村住宅建设进程。全区乡镇、村社新建住宅楼全部按7度设防,房屋的抗震能力有新的提高。

【地震应急】 一是开展防震减灾应急准备工作检查。会同区应急办组成联合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全区18个乡镇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地震应急工作机制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地震应急科普教育体系建设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督促各乡镇防震减灾领导机构进一步健全,防震减灾“三网一员”人员配备更加精干,应急物资储备更加齐全,应急卫星电话开通率达到98%。二是建立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根据地震应急救援的需求,动员各行政村组建2040人组成的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每支志愿者队伍视实际情况分成应急救援、医疗救护、次生灾害防范等小分队,依托教育、卫生、共青团等部门,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力度和动态管理。更新防震减灾基础数据库。将老城区建筑物的基本情况进行更新,添加新城区建筑物的调查数据,提高信息的准确性。三是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积极参加市地震局、甘州区地震局、张掖中心地震台、肃南县地震局联合举办的“张掖市地震系统三级地震应急现场工作队联动演练”活动,提高干部快速反应能力、实战处置能力和野外工作能力,检验地震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开展地震系统地震应急桌面演练,模拟在甘州区境内发生5.7级地震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情况下,设置4个场景进行处置演练,邀请部分区抗震救灾成员单位领导进行现场点评,提升地震系统干部防震减灾应急处置水平。四是推进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建设。对辖区内建设的应急避难场所进行调查梳理,将疏散引导标志牌设置作为硬性要求,规范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及管理工作。年内全区范围内建设应急避难场所43处,其中城区建成应急避难场所25处、农村建成应急避难场所18处。对已建成的应急避难场所建立综合管理台账,制作甘州区应急避难场所分布示意图、甘州区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分区示意图,规范避难场所管理工作。

(吴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