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政府文件>按公文种类分类>甘区政办发

甘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甘州区2025年制种大县(玉米)奖励政策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表日期:2025-07-14 14:45:01 发布机构:政府办
索引号 620702001/2025-00086 发文字号 甘区政办发〔2025〕43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5-07-14 14:45:01 是否有效

各乡镇人民政府,区属有关部门、单位:

《甘州区2025年制种大县(玉米)奖励政策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区十九届人民政府第96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甘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26日


甘州区2025年制种大县(玉米)奖励政策

项目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种业振兴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全方位塑造制种产业发展新优势,发挥制种大县奖励资金使用最大效益,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制种大县奖励政策资金使用导向,结合《甘州区制种大县(玉米)发展规划(2022-2025年)》确定的各项任务及全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支持优势企业建设智慧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制种基地1.2万亩;新建果穗剥皮生产线18条;建设种子质量科学检验检测中心1个,购置种子质量检测仪器等设备;建设金张掖种业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张掖市玉米种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80亩,与优势种业企业合作建设玉米优良品种示范推广基地30亩;扶持优势企业成立制种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具有先进技术的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农机具;支持企业在生产、加工、贮藏等环节全覆盖开展种子质量认证;编制甘州区“十五五”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建设规划。

二、重点建设内容

2025年,中央财政下达我区制种大县奖励资金3000万元。 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大力撬动社会投资和金融支持,重点实施制种智能化建设、种子加工技术能力创新建设、种子质量科学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张掖市玉米种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种子生产社会化服务建设、种子质量认证奖励、制种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等7个项目。

(一)实施制种智能化建设项目。投入奖励资金1000万元,支持优势企业在明永等乡镇建成高标准智能化制种基地1.2万亩,以打造智能管控、智能灌溉、科学施肥、节本增效高标准制种示范基地为目标,在已建成的制种基地基础上配套自动气象站、土壤墒情传感器、生长影像监测仪、智能巡田无人机、智能虫情灯、智能孢子捕捉仪等管控平台设备;投入奖励资金200万元,支持优势企业开发区镇村一体化的农田智慧灌溉与管理系统,提供耕种管收储全流程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服务,实现制种玉米生产过程的全程数字化管理及可追溯;投入奖励资金50万元,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建立张掖市制种田智慧气象服务平台,通过集成制种基地气候站数据和气象部门监测预报产品,建设气象监测、灾害监测、品种区划、查询统计、产品制作、服务产品、科普知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提高种业生产趋势研判和防灾减灾能力。

(二)实施种子加工技术能力创新建设项目。投入奖励资金710万元,企业自筹1560万元,按照项目总投资额的30%左右比例,支持优势企业建设玉米果穗生产线18条,配套建设剥皮主机、果穗输送系统、苞叶杂穗处理系统、剥皮除尘系统、自动/手动电气控制系统等设备,按照“先行先试、逐步推广”原则,形成“田间全苞叶机械收获+工厂生产线机械剥皮”收获新模式,亩均节约收获成本达到30%以上,有效解决玉米制种果穗收获关键环节时间集中、用工成本高问题。

(三)实施种子质量科学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投入奖励资金450万元,建设核心种源繁殖基地,配套建立检验检测、挂藏保存场所。配置实验仪器设备,开展种子质量认证及品种抗倒、抗旱及抗极端气候测试、品种评价等。实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销售全流程、全覆盖质量监督检验,确保“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达标,严防不达标产品贴标销售流向市场,损害“张掖玉米种子”品牌形象。

(四)实施张掖市玉米种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项目。投入奖励资金280万元,建设张掖市玉米种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及耐盐碱玉米品种选育试验专区80亩,搭建玉米种业全产业链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试验示范及展示转化平台,重点开展试验田整治、备用水池(水源)、安全监控系统、智慧灌溉设施、智能农情装备及通讯供电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新优品种的筛选以及产学研的成果转化;投入奖励资金20万元,与优势种业企业合作建设玉米优良品种示范推广基地30亩,开展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密植、地膜等新技术展示,通过集中种植,搭建“看禾选种”平台,向社会推介一批优良高产新品种。奖励资金重点用于展示基地规划布局、土地流转、观摩道设置、耕种管收田间作业管理、标牌制作、测产验收等相关试验费用。

(五)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入奖励资金200万元,扶持制种企业成立制种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配套农机装备,在核心区开展农机作业、统防统治、代繁代制、收储加工等服务,持续提升种子生产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科技水平。

(六)实施种子质量认证奖励项目。加力培育国家现代种业发展高地,积极推进玉米种子认证工作,构建形成“属地主体、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社会参与”的“张掖玉米种子”品牌保护格局。投入奖励资金60万元,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等环节全覆盖开展种子质量认证,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对企业生产、加工、结算及认证的品种给予30元/亩奖励,逐步建立种子质量追溯管理制度,实现全程可追溯管理。

(七)实施制种产业发展规划项目。投入奖励资金30万元,对标对表种业振兴行动目标任务,深入分析种业发展短板差距和发展形势,科学谋划种业重大项目,编制“十五五”全区现代种业发展规划,为持续推进全区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施进度

(一)方案研讨制定(2025年5月)。细化制定方案,明确建设任务、完成时限、资金分配等事项,讨论研究方案可行性、落地性,确保方案切合实际,科学合理。

(二)动员准备阶段(2025年6月-8月)。遴选项目实施主体,做好分项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制定、评审、招投标、设备采购等相关工作,为全力实施项目打好基础。

(三)全面实施阶段(2025年9月-12月)。按照前期工作准备情况,全力推进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张掖市玉米育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种子生产社会化服务建设、种子质量认证奖励项目完工验收工作。

(四)总结验收阶段(2026年1月-5月份)。2026年5月底前开展实施制种智能化建设、提升种子加工能力建设、制种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完工验收工作。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2025年制种大县(玉米)奖励政策项目实施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综合协调各项工作。各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各自职责认真谋划研究,科学制定实施计划,明确主体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资金使用科学安全,为基地建设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内部管理机制,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财政检查职责,将财政监督贯穿到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和效益分析全过程,财政奖补资金采用“以阶段性补助、以奖代补或先建后补”的办法进行。建立验收工作机制,区农业农村局要及时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拨付奖补资金,对验收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不予奖补。

(三)强化资金监管。严格实行项目跟踪问效机制,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制度,对项目资金使用安全性、合规性和绩效情况及时跟踪问效,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区财政局、区审计局要加强奖补资金使用监管,确保基地项目落地落实,资金安全运行,涉及违规使用项目资金的人或单位,一经查实,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实施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及时公开奖补资金使用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1.甘州区2025年制种大县(玉米)奖励政策项目实

施工作专班

2.2025年制种大县(玉米)奖励资金项目表

附件1

甘州区2025年制种大县(玉米)奖励

政策项目实施工作专班

组 长:赵新福 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副组长:陈志军 区政府副区长

        张玉宝 张掖国家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

成  员:侯东山 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王  东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曹振国 市自然资源局甘州分局局长

         代俊周 区财政局局长

         张定祥 区科技局局长

         宋文仕 区审计局局长

         赵  晶 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  

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王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承担工作专班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相互配合、通力协作,确保全区制种大县奖励政策项目顺利实施。


甘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_关于印发《甘州区2025年制种大县(玉米)奖励政策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