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地方史志>史志资料

从“祭祖”谈变化

发表日期:2022-11-10 09:16 编辑录入: 甘州区区志办审核 来源:

提起甘州城的变化,对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我而言数不胜数,“祭祖”便是其中一件,它的侧面反映着时代变迁大背景下的价值与行为的变迁,在“不变中有变”,不变的是“祭如在,倍思亲”,变的是新时代赋予传统礼俗新的“诠释”。

出行的变迁。记得小时候去父亲家那边祭祖,每年大年初一和七月十五,村子里的人都结伴而行,族人从新沟村出发,沿着合黎山山脊,整整用1天时间才能走一个来回。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有好多年一直是租用中巴车进山的,现在则是每家每户的小汽车就足够了。而我母亲家那边由于我的舅舅一直在城市里跑出租车,去祭祖的交通工具则随着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了,从驴拉车、自行车、“电蹦子”、出租面包车、出租桑塔纳到私家车,短短不到30年,祭祖这样一件传统礼俗不再成为一件出行难的“头疼事”。

吃饭的变迁。祭祖在慎终追远的同时,实质上已经成为家族人“谈变化”的一个平台,“工资涨了没有?工作有没有进步?谁家今年买了小轿车?”等等,总之,继往开来是永恒的主题。为了能让族人在百忙之中多谈谈这些“变化”,“吃”不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记得最初只是在坟上拌点凉菜,后来发展到祭祖结束后到城市吃饭,经历了从孙记炒炮、仿古街小排挡、城市周边农家乐到现在的酒店饭店,这些变化虽然反映在吃上,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

观念的变迁。随着各种新理念、新思想的输入,大家对祭祖这件事的理解也在“变化”。从原来的到处乱葬,到纷纷迁进西洞滩公墓,从备受争议的土葬到如今极力推崇火葬,从城市里办丧事敲敲打打到现在新区殡仪馆节俭办事,从满大街烧纸祭祖到如今集中烧纸点祭祖等等,在这个“包容”小城里,面对传统礼俗与新的价值理念的冲突,不是被动接受,而是欣然追赶“时尚”的从容不迫。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甘州随着时代的大潮依然前行,这里的人不论是对传统还是潮流都有每个时代的解读,唯一不变的是这座城市的人对新生活努力奋斗和不懈追求。

(张掖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曹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