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地方史志>史志资料

感恩祖国母亲

发表日期:2022-05-13 09:33 编辑录入: 甘州区区志办审核 来源:

我叫胡菊花,今年56岁,我对祖国母亲有着独特的感恩情怀。是繁荣富强的伟大祖国让我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走到了今天。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生活体验与大家一同分享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1982年,我从长安镇嫁到了新墩镇的隋家寺村,也是这一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是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我只是一个围着丈夫孩子锅台转的“三围女人”。农村人的生活,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全部的生活希望就是这一亩三分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我和丈夫一没手艺,二没学问,生活依然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窘境。可我天生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孝老敬亲,相夫教子,邻里和谐,谁家有困难了都想去帮一把,凑个热闹。多年来,村里人都说我是个热心肠,村里的大小姐妹也都喜欢和我拉拉家常唠唠嗑。

2004年,村妇联换届选举,在村里干部群众的一致推荐下,我担任了隋家寺村妇代会主任。从那时起,我这个“三围女人”的生活就变得不一样了。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一决定不仅减少了农民的负担,更增强了我工作的积极性。为了不辜负群众和广大妇女对我的信任,我虚心学习,不懂就问,把生活的重心从家庭转移到工作上来,把计划生育等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得到了镇妇联、镇计生办的一致好评。

2007年,我又兼任了文书一职。工作更忙了,入户走访的频率更高了。丈夫、婆婆开始抱怨,嫌我一个女人,一天起早贪黑不是为了这个家,而是为了所谓的工作,所谓的责任。但是我想,我是一名党员,党员就要践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我的家人需要我,可我也热爱我的工作。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能参与其中并为之努力奋斗,我觉得无比骄傲和自豪。

2011年,村委会换届。当得知自己被选为村委会主任的那个瞬间,我既惊喜又激动。这一次,我得到了家人百分百的支持。虽然我也听到了不少人在质疑,一个农村妇女能有什么本事,能当好村委会主任吗?但家人的支持,群众的信任,组织的信任,无疑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了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我主动做好了丈夫的思想工作,借钱贷款,率先建了三座高效日光温室大棚。第一年,我的大棚就收益颇丰。“一花独放不是春”,作为村委会主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我积极联系邀请农技人员给村民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打造高效日光温室大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短短几年,全村新建成钢屋架拱棚187座,高效日光温室158座,二代韭菜温室512座,户均大棚4座,设施农业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50%以上,并投资600万元新建连片120座的高效日光温室示范点及101座钢屋架拱棚示范点。

2014年,为改善人居环境,我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发动村民自筹资金3960万元,在原居民点位置上进行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安置房180套。并争取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资金26.4万元,建成住宅小区门前660米通村道路一条,使全村通村道路覆盖率达到100%,村庄道路覆盖率达到80%。看着一户又一户村民从土坯房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我的心里比谁都高兴。

伴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农村也悄悄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基本每天都在田间地头奔波,晚上就同农户一起拉家常。虽然我不再有靓丽的容颜,还练就了一副大嗓门,但是我想,作为全镇唯一的农村女“当家”,帮助群众过上好日子,解决他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体现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干部的价值所在。为了隋家寺村越来越好的明天,我和村“两委”也为隋家寺制定了乡村振兴5年规划。从建设农田道路到铺设高效节水管灌、从道路硬化亮化到修建地膜回收点、尾菜处理点,凡是能想到的,凡是对群众有好处的,我们都一一列进了计划。

参加工作15年,从发展农村基层党建、建设美丽乡村、到脱贫攻坚、社会和谐稳定,我每次都铆足了劲,全身心投入。我们隋家寺村也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村容村貌,群众生活、收入水平都有了很大改善。2018年3月,我被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妇女联合会评选为甘肃省“三八红旗手”。作为一名沐浴党的光辉成长的农村妇女,我深信祖国将更加和谐美丽、民主富强,我将在伟大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勇往直前,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甘州区新墩镇隋家寺村委会 胡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