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地方史志>史志资料

从甜蜜事业中闯出的致富路

发表日期:2022-02-25 11:08 编辑录入: 甘州区区志办审核 来源:

“门前枣花开得正艳,香气逼人,个小、颜色黑、嗡嗡作响的蜜蜂在一字排开的木箱边飞舞,阳光穿透茂密的枣林,大伯们在枣树下不厌其烦的检查着蜂箱,一只蜜蜂不停的追着我要蛰我,我躲也不是,跑也不行,把我又急又吓,大哭了起来”,这是一个梦,这个记忆时不时的会闯入我的梦中,每次总会被急醒或哭醒。梦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中最深刻的那部分记忆,我的记忆中蜜蜂与蜂蜜与我从来没有分开过,直到现在。我的老家在甘州区沙井镇先锋村,从我记事开始,父辈们就与蜜蜂在“打交道”,因此养蜂就成为我们家族里最重要的生产活动。现在堂哥接替了父辈的手艺,已经发展成了自己的一条致富路。通过两辈养蜂人,不但把家族情感进行了传承,更重要的是能把蜂产品直接销售出去,让人们吃到放心纯正的蜜,也能增加自己的收入,提升生活水平。

蜜是甜的,但养蜂人的生活条件却充满艰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常年漂泊于异地他乡,风餐露宿于山林野外,伴着花开,看着花落,是养蜂人最难忘却的回忆。

父辈们养蜂经历让我记忆犹新,他们每年要去很多地方,帐篷和蜂箱构成了全部家当,每到一处鲜花盛开的地方,他们就搭起帐篷,修起炉灶便算安顿下了家,在父辈们那个年代,别说完善的家居设备,就连水电都不通,帐篷内夏热冬凉,遇上风雨不能采蜜,甚至时不时还有蛇虫鼠蚁不问自扰。他们总有忙不完的工作,每天日出到日落似乎一直在整理蜂房,把那些密密麻麻地爬满蜜蜂的长方形木格子倒来倒去。蜜蜂和人的生物钟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为了不让蜜蜂离巢走失,通常养蜂人要带着他们的蜜蜂,颠簸行进在午夜当中。其实最难熬的是夜晚,在千里之外的他乡,没有亲戚没有朋友,点上一根蜡烛,孤身一人,只有嗡嗡的蜜蜂和一只从家中带的老狗陪伴。由于那时候信息不发达,父辈们出去转场放蜂就是一年之久,到次年家乡开花时才能回来,在这期间基本是杳无音信。在我的记忆,蜜蜂的一生永不停歇,老辈们也一刻没闲过。

通过老辈们的辛勤劳作最终完成原始积累,现在堂哥不但自己经营着上百箱蜜蜂,还因地制宜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和蜂产品深加工企业。这几年,公司加农户再加合作社的经营规模,有效的保证了蜂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产品稳定的销售在河西各地,从镇上到省上“先进合作社”的奖状,挂满了他家里。

人们常常说“生活像蜜一样甜”, 对于养蜂人来讲,每一滴香甜的蜂蜜背后有着多少烦琐的细节,还有无限的心酸与苦楚,所以养蜂是个技术活,更是件苦差事,堂哥的这大半生在养蜂中度过,生活虽然是简单枯燥的,但他却也乐在其中。现在出去转场放蜂比起老辈们已经是天然之别了,太阳能发电设备、电灯、电视机、个别人还有小型娱乐设施,信息技术的发达不但可以和家人天天取得联系,还能获得更多的蜜源信息,为每次转场做好充分准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遇到了头痛的事儿。这两年,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传授技艺的徒弟。在他认为,这项工作总得有人干下去。这是一个经验加技术的活,靠书本养不成蜜蜂。趁他还能干得动的时候,带出几个徒弟来,可自己的儿子大学毕业以后不愿养蜂,留在了城里工作。村里的年轻人要么上了大学要么入城打工,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他虽把自己比喻为“追花夺蜜”人,但一年中,大半年都生活在荒郊野外,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一个能耐得住那种寂寞,没有人愿意跟他做学徒。他养蜂几十年总结的这些经验和技术,如果没有合适的传承人,那岂不是一项大的损失?因为招不到徒弟,他计划采集蜂胶和蜂毒的事儿一直没有开展。在所有蜂产品当中,对人类最有用最珍贵的还算是这两种产品。但由于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一直没有掌握采集蜂胶和蜂毒的技术。这让他心存遗憾!

还有他头痛的一件事儿就是对合作社的管理。虽然自己牵头成立了养蜂合作社,但这个行业收入的不稳定性使这个组织的统一领导缺乏足够的力量。前些年,收入好的时候,大家都能听他的,从转场线路到产品质量的控制,他还能发挥他社长的作用。之后有几年,连年歉收,合作社便成乌合之众,即使他对下一年的情况做出怎样的合理判断,蜂农们还是会各行其是。蜂农们看的多是眼前的利益。前几天和堂哥的交流中,他说:“他今年的收入对他来说足够了,但看到其他人歉收,心中还是在不断的检讨自己”。

他的这种社会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我由衷敬佩,然而,每看到他风餐露宿,以帐篷为家,在荒野求生,虽然昼以蜜蜂为伍,夜以花露为伴,我还是由衷的感到难受!而他却把这个随季节漂泊的职业看成了一项甜蜜的事业,把自己自誉为追花夺蜜为人类生活制造甜蜜的人,收获的甜蜜就是经济的回报,不但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也让自己获得了满意的收入,更可贵的是可以带领大家从甜蜜事业中闯出一条致富路。

不知为何,我竟突然想起汪国真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张掖市甘州区委党校  魏建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