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西街街道小寺庙社区:创新宣讲模式,让理论走进群众生活
近日,甘州区西街街道小寺庙社区巧用辖区公共空间,将居民日常休憩的长廊打造成特色文明实践阵地,创新推出“巷陌宣讲角”模式,通过“板凳议事会”“家常闲谈会”等接地气的形式,让政策宣讲、文明倡导走进群众生活,凝聚起社区治理的“同心力量”,助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创新宣讲形式,让理论传播有温度。“巷陌宣讲角”将宣讲舞台从会议室搬到居民“家门口”的长廊凉亭。充分利用居民茶余饭后的碎片化时间,组织志愿者开展互动式宣讲。宣讲中,志愿者摒弃照本宣科的生硬方式,结合社区发生的真实案例和居民身边的鲜活故事,把抽象的政策法规、文明理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让居民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领悟精神,真正实现了理论政策与群众的“零距离”对接。
聚焦多元需求,让惠民服务更精准。“巷陌宣讲角”的宣讲内容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涵盖政策解读、文明倡导、安全防范等多个领域。针对居民关心的养老认证、医保报销、住房保障等民生热点,志愿者逐条细致解读政策细则,帮助居民清晰了解政策红利;通过讲述道德模范事迹、社区好人故事,引导居民自觉践行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争做文明新风的传播者;围绕防火、防盗、防电信诈骗等主题,传授实用防范技巧,切实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截至目前,社区“巷陌宣讲角”已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7场次,吸引120余名居民参与,获得大家的广泛好评。
搭建议事平台,让基层治理聚合力。“巷陌宣讲角”专门设置互动议事环节,鼓励居民围绕宣讲主题,结合社区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畅所欲言。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认真记录居民的意见建议,建立“收集—梳理—反馈—解决”的闭环机制,及时将合理诉求转化为具体行动。结合“三抓三促”行动要求,收集并分类梳理民生诉求,联合共建单位、物业企业等多方力量,完成更换楼道破损照明灯、升级改造居民活动室、增设户外休闲座椅等民生实事20余件,开展辖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30余次。
下一步,小寺庙社区将持续优化“长廊微课堂”模式,不断丰富宣讲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着力将“长廊微课堂”打造成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重要平台,让方寸长廊发挥基层治理效能,切实拉近党群距离,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