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甘州>乡镇街道动态

平山湖蒙古族乡成功打造全区首个“碳中和”乡镇机关办公楼

发表日期:2025-07-01 15:42 编辑录入: 甘州区平山湖乡审核 来源:

7月1日,全区首个乡镇机关“碳中和”办公楼在平山湖蒙古族乡正式挂牌!这标志着该乡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乡村绿色低碳转型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近年来,平山湖蒙古族乡党委、乡政府锚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加力推进市、区“零碳城市”创建,立足乡情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开源节流,因地制宜”绿色办公新路径,打出一套卓有成效的“组合拳”。

“开源”添绿能,屋顶光伏点亮“零碳”新实践

精准施策,高效利用办公楼闲置屋顶空间,建成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可达9.5万千瓦时,实现能源“就地生产、就近消纳”。这座矗立在屋顶的“阳光银行”,不仅为机关日常运转注入了强劲、可持续的“绿色动能”,更以其可观的经济性、成熟的适用性和显著的环保效益,成为全乡乃至全区推广清洁能源应用、探索公共机构节能降碳路径的鲜活样板和示范窗口。

“节流”挖潜力,精细化管理激活“节能基因”

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机关办公楼节能降耗管理办法》《绿色办公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更换节能感光照明器具,倡导“人走电断、随手关水、双面打印、无纸化办公、绿色出行”等行为规范,打造了一套“制度约束+技术升级+行为引导”三位一体的节能降耗体系,全方位激活办公楼的“节能基因”。这些看似微小的“涓涓细流”,通过精细管理的汇聚,最终形成了可观的节能降碳“效益之海”,是办公楼成功实现年度“碳中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固碳”植新绿,生态画卷绘就“绿色基底”

立足草原乡镇生态禀赋,将增绿固碳深度融入办公楼环境建设与全域生态保护,精心构建点面结合的固碳网络。点上添绿,在办公楼周边,科学栽植大叶榆、紫叶矮樱、红柳等耐旱固碳树种980余株,显著提升区域碳汇能力,营造出绿意盎然的办公空间,打造“近零碳”微环境。面上固本,将办公楼“碳中和”实践与全乡26.25万亩草原植被恢复项目紧密结合,通过严格禁牧、落实草畜平衡、强化鼠害防治、围栏封育、补播改良等一系列措施,全力促进原生植被恢复,持续增强草原这一广袤“天然碳库”的固碳能力。这幅精心绘制的“生态画卷”,不仅有效中和了机关运行的部分碳排放,更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美化家园等方面释放出多重生态红利,使办公楼深深扎根于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沃土”之中,生动诠释了草原乡镇生态保护与低碳发展相得益彰的实践典范。

下一步,平山湖蒙古族乡将持续深化办公楼能耗管理的精细化管控,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推广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和指导驻乡单位及企业,探索应用更多类似的高效节能降碳模式,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日常运营,让绿色生态成为平山湖蒙古族乡最亮丽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