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甘州>通知公告

关于《甘州区2025年省级现代寒旱特色农业 —食用菌产业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发表日期:2025-10-28 11:46 编辑录入: 甘州区农业农村局审核 来源:

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省级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食用菌产业项目实施方案及下达资金计划的通知》(甘农财发〔202557要求,甘州区农业农村局起草了《甘州区2025年省级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食用菌产业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公众可于20251030日前将您的意见建议反馈至甘州区农业农村局522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6-8213403

联系地址:甘州区滨河新区农林科技大厦

邮编:734000

甘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51028

甘州区2025年省级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食用菌产业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省政府领导在“全省八大产业集群建设情况汇报会”上作出的“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应当加大扶持”要求,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省级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食用菌产业项目实施方案及下达资金计划的通知》(甘农财发〔202557精神,结合甘州区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打造省级现代化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为核心,力争到2026年底,在甘州区建成集菌种研发、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食用菌产业体系。具体目标包括:建设年栽培能力100万袋(万瓶)以上集中连片、具有规模生产效应的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引进扩繁食用菌新品种2个,推广食用菌栽培新技术2项,培育1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食用菌品牌,争取示范区内食用菌产量棒(亩)均增产10%以上,示范带动全区食用菌年产量达到2.5万吨,产值突破3亿元。

二、实施原则

(一)高效生态原则: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行有机种植标准,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采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培养基原料,实现“变废为宝”;建立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打造生态友好型食用菌产业。

(二)科技赋能原则: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和先进管理技术。建设智能化温控、湿控、光照控制系统,实现食用菌生产环境精准调控;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全程可追溯系统,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菌种改良和栽培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三)联农带农原则: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产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民参与食用菌产业链各环节;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建立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保障农民收益;探索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利益分配方式,实现企业与农户共赢发展。

三、建设内容

(一)实施范围:全区范围内产业规模大、发展基础好的食用菌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等。

(二)实施内容:

1.支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开展食用菌优良品种(菌株)引进筛选,对筛选出来的优良菌种进行扩繁,确保菌种质量安全。改造提升菌种基地,重点推进技术工艺和设施装备水平升级,逐步实现菌种生产专业化。

2.支持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支持年生产能力100万袋(棒)以上的专业化菌棒生产企业,升级换代菌棒生产设备,完善智能化养菌设施,实现菌棒生产工厂化。支持年栽培能力100万袋以上集中连片、具备规模生产效应的生产基地,进行标准化、智能化食用菌菇房(大棚、温室)的新建、改扩建或现代化改造提升,升级换代关键设施设备。

(三)资金来源:省级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食用菌产业项目资金共70万元。

四、补助标准

根据栽培品种不同,袋栽食用菌每个标准菌袋补助1.0元,地栽食用菌每亩补助5000元;根据栽培模式不同,对新建、改扩建或改造提升食用菌设施进行扶持,生产面积1亩以上日光温室或钢架大棚每座补助4万元,对于高标准的智能化菇房、工厂化车间,根据实际情况补助比例不得超过总投资的30%;购置烘干、刺孔、注水、菌棒加工、接种、灭菌、净化、大棚智能化管理等设备,补助比例不得超过总投资的30%

五、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期限:自方案印发之日起至2026930日。

(二)项目实施各阶段进度安排

1.项目准备阶段(202510月底前)。区农业农村局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细化任务、完善下发项目实施方案,由各乡镇推荐申报建设主体,区农业农村局对推荐的建设主体和建设内容进行筛选,确定实施项目的主体和建设内容以及补助资金,经局领导会议审核后于1031日前报市农业农村局审核备案。

2.项目实施阶段(202511月—20267月)。各实施主体按照建设内容,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对项目实施进度、实现效果等进行督促、检查。

3.项目验收阶段(20268月—9月上旬)。由实施主体书面申请区农业农村局进行验收。区农业农村局组织验收后,将验收结果报市农业农村局备案。

4.项目总结阶段(20269月中旬—9月底)。完成绩效考评、项目资金拨付等工作。项目年度任务实施结束后,区农业农村局全面总结分析项目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形成项目总结报告。

六、补助流程

坚持先建后补的原则。补助资金原则上不得重复享受。已按规定享受其他相关财政资金支持的,不再重复支持。

(一)项目申报。区内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填写《甘州区2025年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食用菌产业项目申报表》(申报主体近三年未发生过重大安全、质量、环境污染事故,无违法违规、失信行为),经所属村委会、乡镇逐级审核后报区农业农村局,由下属单位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对申报项目实地考察复核,按照择优筛选的原则,提出拟支持项目清单,提交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实施项目,下达建设任务计划。

(二)项目建设。项目实施主体严格按照申报的建设任务和建设要求,制定科学合理、落地性强的项目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要严格监督把关,保证建设质量,确保20267月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建设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地点、规划和建设内容,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

(三)项目验收。项目建成后,由乡镇组织企业进行自验,形成自验报告,后书面申请区农业农村局进行验收。区农业农村局协同财政部门组成验收组对项目逐个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报市农业农村局备案,即可申请拨付补助资金。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区上成立由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区财政等有关部门单位和相关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食用菌产业项目实施方案、验收标准等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制定,统筹项目立项、实施、管理,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疑点问题。

(二)加快推动落实。及时将项目实施方案下发,按程序做好补助对象、资金安排等信息公开公示工作,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工作推动落实调度机制,不定期抽查补助项目建设情况,加强工程验收管理。

(三)加强宣传引导。积极通过官网、官微、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宣传解读政策,让广大农民群众、农业经营主体等准确理解掌握政策内容,充分调动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四)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项目责任单位职能作用,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及时跟踪、评估项目实施情况,按时汇总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加强信息审核审查,防范发生弄虚作假、截留挪用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加强绩效监管,按规定及时开展绩效自评、监控和评价等工作,建立工作台账,将项目实施全过程材料存档备查。

附件:1.甘州区2025年省级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食用菌产业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名单

2.甘州区2025年省级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食用菌产业项目申报表

3.甘州区2025年省级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食用菌产业项目实施方案(模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