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甘州>通知公告

关于公开征求《甘州区2025年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发表日期:2025-02-21 17:25 编辑录入: 甘州区农业农村局审核 来源:

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甘肃省2025年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区渔业发展情况,通过前期调查摸底,经各乡镇摸底推荐上报,组织人员对项目建设主体的项目建设条件、内容、建设可行性进行现场核查,确定了实施主体,制定了《甘州区2025年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并提请局党组会议进行审议通过。现依据相关规定,广泛公开征求对该方案的意见建议,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及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行业代表以信函、电子邮件或传真等方式对该办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来信请寄: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滨河新区农林科教中心农业农村局910室(收)

联系电话:0936-8212343

邮箱:421004510@qq.com

征求意见期限:2025221日—227

甘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5.2.21

甘州区2025年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一、项目概况

(一)甘州区渔业基本情况

甘州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境内湿地、沼泽、水域、自流泉水众多,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 ,具有发展淡水养殖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区水产养殖主要分布在乌江、明永、碱滩、三闸等乡镇,水产养殖占地面积3791.7亩,其中养殖水域面积2434亩;有水产养殖场)84个,其中水产养殖企业12个、养殖户72户;主要养殖品种有草鱼、鲤鱼、鲢鱼、鲫鱼、虹鳟、金鳟、鲟鱼、梭边、松浦镜鲤、团头鲂等10余种,创建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家,省级苗种生产资质企业1家。2024年全区水产总产量1380吨,渔业产值达到2340万元。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水库、池塘、活水养殖等模式向休闲渔业(垂钓餐饮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全区从事休闲渔业23户,休闲渔业水产占地面积920.5亩,其中养殖水域面积309.3亩,2024年休闲渔业总产值达到1050万元。

(二)项目实施主体基本情况

甘州区2025年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项目,项目通过各乡镇前期摸底调查及对项目实施主体的资格审查,确定由甘肃省万青耕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施公司成立于20236月,注册资500万元,位于张掖市甘州区三闸镇。公司下属双河湾花卉果蔬产业园基地占地200亩,以打造甘州区优质设施稀特果蔬、花卉品牌和设施渔业为主导,分三期建成高标准设施稀特果蔬、鲜切花新品种、设施渔业和生态循环农业试验示范及技术推广标准化基地。一期项目建成总面积33600平方米的连体钢架大棚1个,于20235月建成投用。二期项目建成总面积33600平方米的高标准智能日光温室14座,于20242月建成投用,栽植的新品种玫瑰、洋桔梗、黄白菊已上市销售。计划近期启动实施三期项目,新建占地5000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温室1座,用于发展设施渔业,新建占地1000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温室1座,用于设施渔业新品种引进、全数字化管理、尾水生态化处理和生态循环农业的试验示范及技术推广,同步配套建设绿荫长廊、游客接待中心等乡村旅游业态。

项目建成后,将建成集科技推广、人才培训、精品稀特果蔬和鲜切花育苗、生产、加工、销售、物流配送、盆景展示、旅游观光、青少年科普、研学实践、亲子休闲、花艺体验、渔业养殖与观赏销售于一体的高效优质生态产业综合示范展示园区,为效益型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树立样板,打造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亮丽名片”。

(三)实施思路和总体目标

依托水产资源发展优势,以工厂化设施养殖建设为抓手建设高寒工厂化生态大棚养殖池等基础设施配套循环水系统,改进养殖方式,分批次投放鲈鱼苗,优化生产技术,采用循环水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成活实现年产水产品20万斤以上,实现年产值574万元。推动全区传统水产养殖向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转变,优化水产品结构,提高渔业综合效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概算

(一)建设内容规模

1.建设原水处理系统1每小时处理水量20立方米。设备包括预处理设备(沉淀池、格栅)、过滤设备(砂滤器、微滤机)、化学处理设备(絮凝剂投加装置)、杀菌消毒设备(紫外线杀菌器、臭氧发生器)

2.建设尾水沉淀池1处,用于于沉淀尾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尾水沉淀池1。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配备排污口和溢流口设计体积72立方米。

3.配套系统管网管路建设供水、排水及循环水管网,包含流量计、管道阀门及管道井。主管200cc500米,支管160cc1200米。采用耐腐蚀、耐压的PVC管材。确保水流顺畅,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二)投资概算

项目概算总投资12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1.7%,自筹资金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8.3%。具体详见附表。

甘州区2025年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项目投资概算表

序号

实施内容

单位

数量

概算

投资

(万元)

资金筹措(万元)

备注

补助资金

企业自筹

1

原水处理系统

1

60

25

35


2

尾水沉淀池

立方米

72

35

14

21


3

系统管网管路

1

25

11

14

流量计、管道阀门及管道井。管径:主管200cc500米,支管160cc1200米。

合计

120

50

70


)建设期限和进度安排

建设期限20252月至9

实施进度安排

20252月至3月: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设计项目图纸以及资金概算。

20254月:完成项目招投标手续。

20255月至8月:完成项目建设内容。

20259月:完成项目验收、工作总结、绩效评价等工作。

三、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该项目建成后,将设施化养殖和物联网技术进行融合,实现精细化、智能化养殖,全面提升水产养殖苗种的适应性和成活率,设施采用钢化镀膜漫散射玻璃,阳光透由直射光变为散射光,使温室内部无阴影,降低太阳光的辐射强度,减少植物的光抑制效应,可使植物底部增加阳光照射,减少灰霉病滋生,平均每亩增产效果提升19%。项目建成后,年生产商品鱼45万斤,产值达到78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420万元。同时改善项目区渔业基础设施,发展现代渔业,提高水产产业的竞争力,使鲜活水产销售半径覆盖张掖、武威、金昌、酒泉、嘉峪关等河西5市。

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渔业生产设施条件显著提升,生产可控性显著增强,高产稳产渔业比例大幅增加,水资源利用率和水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对保障全区水产品供给和丰富“菜篮子”意义重大。同时,通过提高渔业养殖条件,可有效促进渔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渔家乐、观光垂钓和乡村旅游,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解决本地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5人,增加本地村民的经济收入,缓解当地就业压力。

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积极利用养殖区位优势,可运用水体循环利用和进排水分离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充分保护泉水资源,丰富水域生物多样性。遮阳保温系统还能阻止室内水汽无限制地外逸,有效保持空气湿度,减少灌溉用水,延长作物收获期,达到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效果。同时,通过采用先进的装置等先进设备对养殖环境、水质等进行全方位管理,实现污水零排放,减少环境和水体污染。设施养殖相较传统土塘养殖模式,可节省土地90%,每年可节水380万立方米,可减排总悬浮物达600吨,可减少排氮90吨。

四、组织实施及保障措施

组织实施

1.项目申报。严格按照项目申报相关要求,遴选确定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建设主体需具备法定代表人资格,具有一定规模且发展成熟的养殖企业或新型经营主体,经养殖企业申请、乡镇推荐上报、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并公示后,确定项目实施主体。

2.项目管理。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加强项目协调管理,明确责任目标,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检查指导。区农业农村局督促项目实施主体加快项目进度,定期检查进度质量,并随时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区农业农村局严格督促项目实施主体执行项目招投标制、合同制,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效益。建立项目绩效管理制度,在项目落实后严格按规划任务实施,按设计施工及建设标准验收,客观评价项目实施成效、绩效目标实现程度,为完善项目管理提供依据。

3.绩效考核指标按照以下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数量指标:原水处理系统1套,尾水沉淀池1座,配套建设系统管路

质量指标:工厂化养殖设施设备升级改扩建完成率100%设施渔业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经济效益指标:对全渔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

社会效益指标:项目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渔业产业的积极性增加;水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100%水产品稳定保供能力提升。

生态效益指标:养殖尾水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明显降低。

可持续影响:项目持续发挥作用明显。

4.绩效考核时间项目完成后,由项目实施主体先开展绩效自评,级计划于20259月初完成项目绩效考评。

5.监督检查方式。项目检查采取:听取项目实施主体汇报,进行询问和质疑;查阅有关文字资料、档案、会计资料;实地查看项目实施情况;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核实情况等方式。农业农村局对项目实施程序、招投标及合同、项目施工、项目资金使用等全过程实施监督检查。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局长组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项目实施相关工作,同时成项目建设技术指导小组,积极参与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工作。

2.加强协同配合项目甘州区农业农村局主管,由项目实施主体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主管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各司其职,相关单位要加强配合,全面完成项目各项目标任务。

3.强化保障监督项目主管部门要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加强项目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渔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124号)和《甘肃省渔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补助资金不得用于与项目建设内容无关的支出,确保专款专用。同时,项目主管部门要对项目安排、资金使用、项目实施、工程验收、项目结算、工程款项支付以及项目公示等全过程实施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资金管理。项目实施主体所在乡镇要按月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量化考核验收,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