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聚焦甘州>今日甘州

甘州区玉米制种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

发表日期:2025-11-20 08:58 编辑录入: 甘州区管理员 来源: 甘州融媒

甘州融媒讯(记者 何长凯 陈志伟 通讯员 殷生斌)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而优质良种则是确保来年农业丰产丰收的“第一粒扣子”。当前正值玉米制种加工的关键阶段,甘州区的玉米制种企业正抢抓农时,开足马力,紧盯订单进度,全力以赴冲刺生产任务,为各地明年春耕春播筑牢种子供应的“安全线”。

走进位于甘州区沙井镇的甘肃瞭望种业有限公司的制种玉米小包装加工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高速运转,加紧生产优质种子,一粒粒饱满的玉米种子从自动化生产设备中“脱颖而出”,混合好包衣粉后,再由自动化包装机进行定量包装,一袋袋封装完好的玉米良种整齐排列、匀速前行;工人们默契配合,迅速将小包装种子码入大包装袋,动作娴熟地完成封口作业。整个车间机械轰鸣,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2025年我公司在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安排玉米制种1万2千亩左右,总产值1亿2千万左右。目前制种玉米种子收购、脱粒工作已经全部顺利完成。公司新投产两条小袋成品自动加工线,具有日加工小袋净量包装种子10万公斤的能力,生产的种子已经陆续发往市场,满足客户提前铺货销售的需要。随着两条自动加工线的顺利投产运营,公司今年的加工任务可以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甘肃瞭望种业有限公司加工营销部负责人杨冬冬说。

在甘肃明天种业加工中心检验室内,检验人员正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规程,执行一系列紧密衔接的检测项目。从基础的生命力指标——发芽率测试,到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的点样、胶片制备与观察,最终实现对种子遗传纯度的精准判定。这一整套严谨的纯度检验流程,旨在从根本上杜绝生物学混杂,确保上市种子的遗传一致性和品种真实性,体现了企业对“一粒好种,万担粮收”这一行业责任的坚定承诺。

甘肃明天种业质检部经理贾春明说:“我们检验室从种子脱粒开始每30吨/批次进行纯度、芽率、水分、净度等四项指标检测,成品加工过程中再次进行四项指标复检。目前,生产加工的种子产品发芽率均在96%以上,净度大于99.5%,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要求。”

同样在肃明天种业种子加工中心精选包装车间,2条20吨/小时种子精选、包衣、包装、全自动二次包装线正在满负荷生产,每天加工生产的玉米制种小包装都在300多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完善的技术体系为公司制种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甘肃明天种业种子加工中心自2024年7月开始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建成集脱粒、烘干、仓储、成品包装为一体的流水生产线2条,可满足3万亩基地的生产加工需求,累计完成投资近9000万元。2025年我们在甘州区落实制种面积1万亩,收获种子522万公斤。截至目前已经完成1500吨成品种子加工任务,累计发货90多万袋。预计到12月中旬可以完成全部的生加任务。”甘肃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忠说。

近年来,甘州区立足打造“百亿元现代种业”体系,系统谋划玉米制种“五化”基地建设,以产业培育为重点,打造玉米制种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25年落实玉米制种面积70多万亩,产量达3.27亿公斤,精细化玉米种子加工率由2020年的30%提高到57%。主产区农民人均制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农户来自玉米制种的收益较2020年亩均增收1050元,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全区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增收效益最大的支柱产业。全区玉米制种全产业链产值达到70.4亿元以上,占全市制种全产业链产值的63.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