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2025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索引号 | 620702001/2025-00085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政府办 | |
公开形式 | 责任部门 | ||
生成日期 | 2025-07-11 14:51:54 | 是否有效 | 是 |
一、制定背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2025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工作,加快转变全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式,推动主导产业生产托管服务标准化、持续化、规范化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和《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制定目标。以促农增收为目标,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载体,以带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开展多样化、多元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2025年紧盯玉米“种、防、收”生产关键环节,聚焦水肥一体化、绿色统防统治技术集成应用和制种玉米机械收获关键环节,在已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且基础条件好、农户积极性高的沙井镇、明永镇、甘浚镇、碱滩镇、小满镇等玉米基地集中连片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任务面积(A)11.16万亩,稳步提升社会化服务机械装备和科技服务水平,引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各环节托管服务面积按照综合托管系数折算,综合托管系数分别为:耕(A1)0.35、种(A2)0.26、防(A3)0.13、收(A4)0.26。
三、实施内容
(一)服务产业环节。按照“围绕主导产业、突出重点环节、扩大覆盖范围、集中连片推进”原则,采取“专业化服务组织+制种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专业化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服务模式,对玉米“种、防、收”环节进行生产托管服务。
(二)服务效果标准。作业机手严格按照机械调试标准进行规范操作,确保作业环节到位。“种”要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做到科学配方施肥,土壤综合肥力不断提高,土壤得到有效改良;“防”要应用绿色统防统治技术,做到药水配释到位,作业区内喷洒匀称,覆盖无死角,植保机械平缓作业;“收”要应用先进收获作业设备,做到应收尽收、干净彻底。具体标准以服务合同为准。
(三)资金使用计划。按照《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计划的通知》要求,下达我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892.58万元,计划全部用于玉米“种、防、收”环节生产托管服务,按照“单环节托管和单季农作物生产财政补助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30%,单季作物全程托管每亩补助金额不超过80元”规定,结合“综合托管系数”,计划在种环节实施29万亩左右,每亩补贴20元;防环节实施20万亩左右,每亩补贴10元;收环节实施4万亩左右,每亩补贴上限不超过30元(具体按种环节与防环节补贴完成后剩余项目资金与收环节纳入的作业补贴面积均摊),实际补贴金额按各环节实际作业服务面积核算确定。对于接受服务并参与社会化服务创新示范的单个规模农业经营主体,每亩补贴低于农户补助标准至少2元,且年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四)项目补助方式。采取先服务后补助的方式,即每个环节实施完毕,经审核验收合格后,对项目实施区域内的服务组织按环节兑付补助资金。服务组织要与项目村或新型经营主体签订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按照服务合同实际作业量对服务组织和小农户进行补助。项目资金按照服务组织享受30%、农户享受70%的比例分别兑付。农户补助资金按照惠农补助“一卡通”支付流程兑付。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5年2月—3月)。开展项目需求调查摸底,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
(二)实施阶段(2025年3月—11月)。3-4月,通过公开遴选择优确定服务组织,4月一11月,按照项目时间及服务要求,及时签订服务合同,并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相关工作同步进行督导、抽查复核并及时验收、兑付项目资金。
(三)总结阶段(2025年12月)。项目实施完成后及时对项目归纳总结并进行绩效评价。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农业农村局要加强项目组织领导,具体负责项目沟通协调、组织实施、技术指导、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确保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有序推进、规范实施。各相关乡镇要加强社会化服务质量的跟踪和后续监管,严格规范玉米托管各环节操作,指导村级组织号召群众发挥监督作用,督促服务组织规范作业管理、保障服务质量。
(二)严格项目监管。区财政局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建立资金使用专用台账,严格资金监管,及时拨付财政补助资金,掌握工作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防止财政补助资金“跑、冒、滴、漏”。对违规挪用、套取、骗取补助资金的行为坚决依法依规予以查处,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对弄虚作假的服务组织,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实施资格。
(三)积极宣传引导。区农业农村局、各有关乡镇要通过手机短信、网络、明白纸、宣传栏、横幅等载体,结合各类培训,大力宣传解读政策,使农民群众、基层干部及服务主体准确理解掌握政策内容,积极营造有利于政策落实、项目落地的良好氛围,有效扩大社会化服务覆盖面和影响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