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务信息

甘州政务信息第20期

发表日期:2025-10-15 10:05:00 发布机构:政府办
索引号 620702001/2025-00145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政府办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5-10-15 10:05:00 是否有效

【目录】

★甘州区科技赋能筑牢玉米制种产业根基

★甘州区发展农村电商助推乡村振兴

★甘州区创新打造城市IP赋能品牌塑造

甘州区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提升便民惠企效能

甘州区多元途径化解遗留问题盘活国有资产

★滨河新区社区服务中心深化网格治理提升服务效能

★梁家墩镇优化资源布局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甘浚镇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筑牢安居屏障

★三闸镇筑牢防疫屏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工作动态】

甘州区科技赋能筑牢玉米制种产业根基一是强化育种创新。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攻关体系,引导种业企业与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推动国家玉米育种能力提升项目“人工气候实验室”建成投用,依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展联合育种攻关,成功选育“金象1681”“DG2211”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国家审定新品种3个,实现张掖玉米制种在“育繁推一体化”方面的关键突破。二是深化数农融合。推行“技术集成+数字赋能”双轮驱动,集成推广智慧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区块链质量追溯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田精准管理,形成“耕、种、管、收、销”全程可追溯的智慧农业模式,预计明永镇燎烟村示范点灌溉水效提升2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15%、亩均增产10%–15%,为全区数字种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三是优化装备效能。坚持“引进+研发”双路径发力,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去雄与收获机械,支持万锐、犇牛等本土企业攻关复式播种、精准去雄等关键技术,累计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225万元,新增先进制种机械5200台(套),全区制种玉米综合机械化率达77.09%,关键环节去雄、收获效率分别提升30%和50%以上,为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装备支撑。

(区科学技术局 黄丽)

甘州区发展农村电商助推乡村振兴一是畅通物流渠道。加快推进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强化两端冷链物流设施,打通高品质生鲜消费品进出新通道;完善区、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整合农村基层流通网络和物流资源,建设高标准区级快递物流配送中心2处,建成乡镇快递物流服务中心18个、乡镇公共服务驿站45个、村级快物流服务点243个,实现统一仓储、集中分拣、共同配送,有效解决物流“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难题。二是强化培育孵化。加强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培育,持续壮大专业化电商人才队伍,依托电商营销人才联盟,累计开展电商培训30余场次,覆盖学员超1000人次,培育“10万+粉丝”网红带货主播22个,有效提升培训转化成效。搭建农村电商“孵化”平台,打造集电商创业、培训、孵化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吸引10家区域优势企业入驻,培育出孵企业13家,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加大品牌推广。精心布点建设农特产品省外销售窗口,设立“甘味”“甘州有礼”“甘州铺子”等特色农产品展销馆,展销农特产品单品500余种,累计实现销售额超1000多万元,窗口外销成效逐步显现。积极参与“甘味出陇”、全国乡村振兴农产品展销、农特产品产销对接等各类活动,开展直播带货、线上推广等营销活动15场次,有效提升农特产品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                                         (区商务局)

甘州区创新打造城市IP赋能品牌塑造一是强化文化赋能。深度融合张掖丝路历史、玉米农业品牌及弱水生态文化,萃取民族元素与浪漫典故,设计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审美的IP形象,有效凝聚市民文化认同与自豪感。二是拓展衍生开发。系统开发文创产品、数字表情包等5大系列24款衍生品,在线下设置35处特色街区试点,构建“实体+数字”产品矩阵,推动IP价值融入生活场景,延伸品牌传播链条。三是创新宣传推广。依托重点场馆、节庆活动及城市街区,通过塑像展示、主题灯箱、晚会揭幕等形式进行多场景、高频次曝光,成功吸引市民游客互动打卡,城市IP形象深入人心。              (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甘州区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提升便民惠企效能一是夯实服务基础。依托省级政务服务平台,构建区级信息共享枢纽,打通跨部门实时数据交换通道。全面梳理44项重点事项办理流程,系统推进办理流程再造,编制并动态更新标准化办事指南,全程网办率、即办件率均达100%。建立健全12345热线“高效办成一件事”知识库,组织开展专题培训26场次,全力保障咨询响应快速精准。二是优化服务流程。科学设置“综合窗口+专业窗口”矩阵,在基层服务大厅推行“一窗通办”,将养老保险、新生儿参保等高频事项纳入范围,实现服务资源有效集成整合。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模式,依托数据赋能推动审批时限大幅压缩,平均申请材料压减至3.49个、平均跑动次数降至0.01次,便民利企水平进一步增强。三是健全监督机制。构建“快速响应—精准处置—及时反馈”闭环管理体系,实行24小时AB岗值守、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等服务制度,同步健全“好差评”与跟踪督办机制,专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复杂诉求实行会商联办并开展定期回访,“12345”热线响应率、办结率达“双百”,群众满意率达99.87%,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区营商环境建设局 汪海欣)

甘州区多元途径化解遗留问题盘活国有资产一是精准统筹部署。组建专项攻坚小组,全面摸排参股企业股权结构、经营状况与法律纠纷,针对性制定“清算退出、股权转让、纠纷处置、依法注销”四步分类方案,累计提出解决方案26个。同步完善“一案一档、专人专干、闭环管理”项目化机制及对外投资管理制度2项,切实规范投资行为、筑牢风险防线。二是联动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区供销联社、监事会等协调作用,纵向对接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横向建立纪检、法律、工商、财务等多部门联合审核与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将纠纷化解列为重点议程,累计召开20余次专项会议攻坚“疑难杂症”,形成服务全区发展、彻底化解纠纷的共识合力。三是盘活资产释能。通过法律追偿、股权确认、强制注销等方式,强力推进“僵尸企业”清理和资金资产清收,成功清退资金资产价值50余万元,彻底清理5家“僵尸企业”历史包袱,并对剩余2家问题企业依法推进处置;通过“减资转股”化解13家参股企业出资未实缴问题,有效规避债务风险,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聚焦主业发展。                   (区供销社)

滨河新区社区服务中心深化网格治理提升服务效能一是优化网格布局。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小区分布、管理难度等因素,对原有网格进行科学整合与细分,划分网格108个,将基层治理、民政服务、应急管理等系统事务纳入网格管理范畴,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08名,实现网格服务全覆盖。二是建强网格队伍。着力打造“一专多能”全科网格员队伍,常态化开展政策解读、矛盾调解、安全隐患排查等业务培训,构建“日常巡查—信息采集—上报流转—协调处置—结果反馈”闭环工作流程,开展安全生产检查40次,排查整改隐患300余条,覆盖企业商户1320余家、小区80余个。三是提升治理效能。依托网格体系精准帮扶特殊群体,累计服务在册低保对象259户389人,为121名残疾人落实补贴政策,受理适老化改造线上申请600余人;高效处置群众诉求,办结“12345”热线工单676件、满意度达100%,办结诉前调解案件59件成功率为80.82%,推动管理服务直达基层末梢。

                       (滨河新区社区服务中心)

梁家墩镇优化资源布局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一是焕活全域势能。优化全域空间布局与配套功能设施,因地制宜高质量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8个,统筹推进宅基地复合利用、仓储物流片区建设、宜居社区打造等重点项目15个,同步实施道路硬化、给排水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2项,村庄整体面貌与承载功能显著提升。二是盘活资源潜能。积极探索多元化宅基地利用模式,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组织专人入户细致解读项目方案与补偿政策,累计摸排闲置宅院53院,带动318院旧宅完成改造更新,依法拆除危旧房屋95户,签订代建协议并开工95户,盘活利用闲置土地149.35亩,有效拓展乡村发展空间。三是激活产业动能。搭建城郊仓储物流产业协调平台,联动商户企业150家,协同完善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冷链物流网络,在已建成的187座库房中,专项划定30%空间支持村民创业,形成“产业+农户”发展模式,年带动群众增收210万元、户均增收2.2万元,有效促进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                               (梁家墩镇)

甘浚镇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筑牢安居屏障一是精准排查防风险。聚焦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组建镇村联合工作专班,对祁连村、小泉村等5个行政村开展拉网式排查,实地核查房屋地基稳定性、墙体开裂等状况,结合历史受灾档案,将隐患点坐标录入电子地图进行系统分析评估,科学划分“急需搬迁、建议搬迁、观察监测”三类农户清单,实现风险隐患精准识别、分级管理。二是规范建档摸实情。严格按照“一户一档”原则,精准采集家庭人口、房屋状况、受灾经历、搬迁意愿等19项关键信息,针对老人、残疾群众等特殊群体,推行“口头询问+代为填写+亲属确认”服务模式,确保信息采集准确完整。至目前,规范化建立1585户电子信息档案,梳理群众核心诉求23条,为精准安置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分类安置促落实。严格按照“四集中”要求,投入专项资金475万元,高质量建成“山楂小镇”集中安置小区并投入使用。至目前,首批28户已全部入住,第二批226户已完成资格认定。同时,积极落实后续保障措施,发放搬迁补偿款1360万元,对接园区企业统筹解决搬迁群众就业等实际需求,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甘浚镇)

三闸镇筑牢防疫屏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一是强化责任统筹。健全“连片包干”责任体系,构建“镇、村、员”三级防控网络,配套实施绩效考核与日常监督,确保任务层层压实。至目前,已完成全镇12个规模养殖场、12个村1639户养殖户全覆盖摸排建档,为精准防控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筑牢免疫屏障。组织防疫人员深入一线,集中开展口蹄疫、禽流感等重点疫病强制免疫,完成全镇58万头(羽)畜禽基础免疫接种工作。同步指导养殖户开展全面消毒灭源,建立抗体监测与补免机制,对免疫不合格畜禽及时强化免疫,确保畜禽免疫密度达100%。三是优化服务保障。聚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定期组织疫病防控技能培训,常态化提供疫病诊断、防控咨询等技术服务,精准对接养殖主体需求,有效解决生产一线技术难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闸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