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乡村振兴

甘州区创新乡村治理模式走好乡村善治之路

发表日期:2023-08-31 10:11:04 发布机构:农业农村局
索引号 620702067/2023-00089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责任部门
生成日期 2023-08-31 10:11:04 是否有效

一、基本情况

甘州区是张掖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处千里河西走廊腹地、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南依祁连山、北靠合黎山,历来为河西走廊重镇,兵家必争、商旅必经之地,素有“湿地之城”“塞上江南”之美誉。全区总面积36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9.2万亩,辖18个乡镇、24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1.9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81万人,城镇化率为51.6%,有汉、回、蒙古等22个民族。区委下设党组45个、党(工)委63个、党总支45个、党支部1123个,现有党员32222名。张掖市甘州区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成功构建了乡村“三治”有机融合的新体系。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强化党建引领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坚持强带弱、大带小,用好用活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基本经验, 创新设立片区党委、中心村党委、联合党总支,成功打造“三链建设”“甘州版”坚持“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采取强强联合、强弱搭配等形式,通过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打破行政区划壁垒,跨镇联村组建各具特色的片区党委3个,辐射带动15个村、3个行政事业单位、15家企业、77家专业合作社“抱团出海”,特色做法在《党的建设》《甘肃信息》刊载推广。张民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设施农业片区党委,以陈寨村为中心,跨2个乡镇联合6个村、50个示范专业合作社组成“产业联盟”,引导群众发展设施农业8000多亩。乡镇范围内跨村横向设置产业党支部、党小组,通过产业复制、延链补链、建立基地等方式,组建中心村党委16个,辐射带动61个村组织共建、班子联优,资源共享、实力联强。按照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快带慢的思路,筛选20个示范村党组织与20个贫困村党组织成立20个联合党总支,结成帮带对子,帮助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产业链、人才链、文化链、生态链和组织链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甘州区上榜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

(二)着力培育文明新风,创新乡村治理方式。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揽,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深化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全面弘扬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所26个、站262个、基地6个,成立志愿服务队伍1399支,在中心村片区、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所,深化拓展片区党委“1+5+N”模式,积极吸纳联建村党员干部成立政策宣传、社会治理、环境整治、乡村文明、关爱互助等5个先锋队开展服务活动,形成了组织互联、资源互通、功能互补的工作格局。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清廉家庭”“五星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实践活动,打造了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党寨镇马站村荣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甘州被列为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

(三)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夯实乡村治理基础。加快推进“平安甘州”“法治甘州”建设,大力实施“雪亮工程”,深入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区、乡镇、村社三级综治中心、四级调解平台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着力开展“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深化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持续深化“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等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连续三年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以上,到市、赴省、进京“三访”率大幅下降,“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创新做法成为“甘肃经验”并向全国推广,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全省平安县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市扫黑除恶先进集体”。

(四)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激发乡村治理活力。强力推进依法立规、以规治村,全面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在24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性村民自治组织,完善村民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机制,全面提升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水平。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和“阳光公开”监管平台,深入开展“清廉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小微权力清单监管,全面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村级组织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清单制,充分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乡村治理呈现出群众自治广泛参与、社会治理井然有序、基层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三、经验与启示

一要党建引领是乡村治理的坚强基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加强和改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治理的政治保证,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大胆改革创新,通过政治教育、思想引导、社会服务把农民组织起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提高党领导乡村治理工作的水平。

二要集体经济是乡村治理的物质保障。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公司化发展新思路,以市场发展为引导,农业科学技术为依托,大力推广“三链建设”成功经验,整合优化资源引进社会资本兴办村级集体企业等不断探索新的集体经济发展形式以增加收入,筑牢乡村治理的物质基础。

三文化凝聚是乡村治理的精神支柱。要积极培育扎根农村的乡土文化能人,支持发掘乡村本土文化资源,运用现代化传播方式、农民喜闻乐见形式,广泛开展具有乡土特色、贴近农民生活、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用优秀的文化滋养身心、凝聚人心。

四要农民主体是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要增强农民主人翁意识,通过畅通让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和途径,引导村民主动说事、议事、主事,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