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乡路
初夏的夜晚,我和几个街坊邻居漫步在村头的道路上,微风吹拂着路旁盛开的丁香花,送来阵阵清香,使人心旷神怡。宽敞平坦的柏油道路,被路旁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照得亮亮堂堂,一群群穿着时髦的妇女正在路灯下跳广场舞......
我们村是省列的贫困村之一。这几年在政府的扶持下,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变,村上不但建起了文化室、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而且还建起了文化广场。特别是这道路,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得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每天沿着弯弯曲曲的村道到村小学上学,经常摔倒在路上撞得鼻青脸肿。村上的道路实在太烂了,它不但弯弯曲曲,高低不平,而且长时间得不到维护。天晴时庄稼人赶上毛驴车、牛车从路上走过,将路上的泥土辗得尘土飞扬,迷得人睁不开眼睛。遇到天阴下雨,路上的坑坑洼洼积满雨水,被毛驴车、牛车辗过,变得越发凹凸不平,泥泞难行。
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末,随着农业学大寨,平田整地,把村上的道路修的直了一些,庄稼人利用农闲时间拉些石子撒在路面上,牛驴车走在上面,经常拐拐荡荡。就是人们行走在路上也被大大小小的石块磕磕碰碰,那时的路真不好走。
一次,母亲患病住到了城里的医院,我套上毛驴车和弟弟妹妹到医院去看望母亲。毛驴车行走在村头的路上,车子被路上的石块掀得蹦蹦跳跳,将弟弟妹妹颠的不敢坐在车上。直至到了柏油公路上,他们才肯坐在毛驴车上。
公路是通往县城的,黑色的柏油路路面很窄,毛驴车走在上面空空荡荡,半天不见一个人影。父亲一再嘱咐公路上有汽车,要注意安全。其实,从村头到县城二十公里的路程,我和弟弟妹妹为了打发路上的寂寞,都盼着路上有汽车驰来,并在心中默默数着经过的车辆。从早晨到上午,行了三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共数到了12辆过往汽车。
这些年,人们都越来越注重修路了,特别是1982年村上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的道路变化十分快,土石路变成了柏油路,柏油路又变成了高标准混凝土道路。一条条水泥道路通到了村村社社,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前。
有一次我走在国道上,忽然想起了和弟弟妹妹数汽车的事来,不由自主地站在路边数起了路上过往的车,一辆、两辆、三辆、四辆……只十分钟,就从面前驰过了七十辆,有大货车,客车,卡车,各类小轿车……
我望着村头跳广场舞的妇女们,回想着这些年乡村道路的变化,心中感到无比的高兴和欣慰,是共产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带来了农村道路的大变化。
(大满镇李家墩村 任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