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年鉴2019》——沙井镇
【概况】 沙井镇位于甘州区西28公里处,东与乌江镇接壤,东南与明永镇相连,西与临泽县沙河镇为邻,北接临泽县鸭暖乡,总面积189平方公里。全镇现辖27个行政村,37416人。2018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0.91亿元,比上年增加0.82亿元,增长8.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619元,增长8.4%。全镇经济平稳发展,全面完成既定目标和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2018年5月,被省委、省政府正式确定为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
【农业结构调整】 持续培育壮大制种玉米、高原夏菜、畜牧养殖、特色林果四大主导产业,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一是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增加蔬菜、花卉制种1万亩,高原夏菜0.5万亩;种植油料、小杂粮及轻工原料3万亩。二是做优玉米制种产业。引进信用等级3A级及以上玉米制种企业22家,落实制种面积13.58万亩。对辖区内177个制种品系进行全覆盖检测,亲本和苗期转基因抽检力度进一步加强,制种玉米生产经营秩序更加规范,无证生产、侵权生产的违法行为得到根本遏制。强化万亩精品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实现高效节水、统防统治等精准精细技术全覆盖;完成西浚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滴管工程1.5万亩;推行生物防治3万亩,推动玉米制种产业基础全面升级。三是发展畜牧产业。投资1000万元开工建设占地292亩的甘州区万林养猪专业合作社1个。完成奶肉牛冻配改良6491头、肉羊改良64610只。全镇畜禽饲养总量达40万头(只),其中牛饲养量达6万头。抓好春秋季动物疫病防控,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四是推进“三变”改革。全面完成全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东五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已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镇27个村资金、资产、资源的清理核实全面完成,并通过区级、市级验收。新创建市级示范合作社2个、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个、区级示范合作社4个,“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五是做强劳务产业。举办节水技术、实用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班,参训人数达680人次。全面完成农民工技能大培训摸底工作,共摸排7447户17525人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2132人,通过劳务市场及劳务经纪人带动输转,实现省外输转736人。年内全镇务工人数6467人,实现劳务收入7854万元。
【项目建设】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一年来争取项目近40个,实施数量、投资总额持续攀升。一是招商项目顺利推进。甘肃华瑞种业有限公司玉米杂交繁育及加工基地投资900万元扩建标准化玉米杂交种繁育示范基地及完善生产性基础配套设施;张掖市兴合物流配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2亿元建成高原夏菜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建成5万平方米智能温控大棚、5000平方米果蔬加工车间和6000吨冷藏保鲜库,完成投资7000万元。二是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完成新民、沙井两个村高效节水井水滴管工程6050亩,小闸、双墩子、三号和东五村共6302亩井水滴管工程、2102亩管灌工程和1288亩管灌管网延伸工程。争取过载配变改造18台,完成重过载配变改造12台。全年累计实施机种机收面积5万亩以上,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完成土地深松面积2.67万亩,享受农机深松补贴53.8万元;享受农机补贴农户87户,补贴金额134.3万元。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标准实施。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8个,争取财政奖补资金260万元,农民筹资酬劳260万元。完成小闸、西二、双墩子、西六、古城等5个村的村容亮化项目,架设路灯840盏;完成兴隆、先锋两个村文化广场建设和梁家堡村容村貌整治建设项目。争取省财政厅投资50万元,完成柳树寨村乡村舞台建设项目。争取投资429万元,完成西二、东四、古城、兴隆等4个村8.7公里道路建设项目;完成市级美丽乡村古城村建设项目。争取投资189万元,完成坝庙、东沟、双墩子安全饮水工程和集镇安全饮水提升工程。
【社会民生事业】 一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制订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精准脱贫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有10个帮扶单位、58家帮扶企业、60名帮扶干部参与“三合一”帮扶工作。年内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验收组的验收。完成瞭马墩村贫困村摘帽退出和东五村、瞭马墩村退出,全镇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204人,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9人,计划2019年底全部退出。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全面落实“四办”改革措施,实施“六个一”政务服务新模式,筹资20多万元升级改造政务服务大厅,调整业务能力强的专职工作人员9名进驻大厅,梳理公布173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最大限度方便服务群众。全年接待群众5800多人次,受理各类便民服务事项3685件,办结3540件,办结率96%以上。三是做好民生保障工作。针对存在的“错保、漏保、人情保、关系保”等突出问题,对全镇426户低保户进行入户审核,取消不符合低保认定家庭42户76人,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年发放五保金88.09万元、低保金153.7万元。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争取省民政厅和市民政局项目,投资300多万元,新建沙井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和沙井村日间照料中心,小河村日间照料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积极与企业、慈善组织,对接救助帮扶群众186人,折合资金12.5万元。四是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24.46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21.9万元,发放各类优抚资金154.4万元;落实残疾人补贴22.06万元;发放自然灾害救助金15.5万元,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1083.80万元。五是推进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完成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任务,参保35350人,参保率达100.2%,超额完成新型养老保险参保任务。六是做好教育和卫生工作。教育质量、教学成绩再创佳绩,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取得新的历史突破。其中被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72人,录取率52.7%;市级示范性高中录取11人,录取率达到60%,居于农村学校前列。有两名沙井小河学校毕业的学生考取清华、北大。认真落实各项优生优惠政策,享受奖励扶助政策169人,发放资金18.3万元;享受特别扶助政策16人,发放资金8.7万元;特殊困难家庭5户,发放资金1.7万元;为农村“两户”贫困家庭子女考入大学发放奖励2万元。七是加强社会治理工作。完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建成“三室一中心一平台”,实现司法、安监部门一体化办公及“六联”工作机制。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451”工作机制,全年摸排矛盾纠纷278起,成功调处261起,调处率达94%以上,较往年到市赴省进京上访人数大幅下降。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提质增效,建成高标准视频监控室,安装联网监控摄像头120多个,借助视频监控平台协助破获35起治安案件,挽回经济损失39万余元。
【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批示精神及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制定沙井镇全域无垃圾三年行动方案,对省市区交办的生态环保问题即知即改、坚决整改。紧紧围绕创建全域无垃圾示范区目标,以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高铁等交通沿线及村边、沟边、路边“三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废旧地膜回收、秸秆清理等20项整治任务为重点,彻底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臭”问题。建立“周五月末”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切实巩固清理整治成果,组织镇村干部督查检查28次,查找交办问题521个,清理垃圾1150吨,清理渠道190公里,整治通村通社道路260余公里,实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为各村配备分类垃圾桶72套288个,新建26个垃圾收集点,配备垃圾斗92个、垃圾桶600余个,垃圾清运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物业公司负责统一清运。加大废旧农膜回收力度,共回收废旧地膜668.25吨,“以旧换新”兑换新膜133.7吨。切实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落实农作物秸秆禁烧制度,严肃查处违法焚烧秸秆垃圾行为,有效遏制全镇随意焚烧垃圾秸秆和荒草等行为。完成辖区内34个燃煤锅炉整治工作,改造6家单位清洁能源锅炉改造工程,其他28个单位均使用洁净型煤取暖,全面完成生态环保问题整改。结合“一园三带”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完成2017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梁家堡村、下利沟村和沙井村农田林网建设任务,完成古城村、东五村、梁家堡村、小闸村及兴隆村的通村公路绿化建设任务,完成国道312线沿线、兰新高铁沿线绿色通道建设任务,完成成片造林工程330亩。
(全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