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首页 聚焦甘州 甘州概况
领导之窗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甘州 > 今日甘州

甘州:幸福城市的“善治密码”

来源:​甘州融媒 2025-03-05 09:33

记者 张玲

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数分别下降33.9%、6.5%;“雪亮工程”建设方案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十大创新案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三分流、七支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创新机制成为“甘肃经验”并在全国推广……

善治一座城,温暖一方人。近年来,甘州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宗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系统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意愿明显增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构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在甘州区北街东湖小区,流传着一句“有事找老贾”的说法,在“老贾说事点”,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大到房屋拆迁、土地纠纷,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都能在这里“说一说、唠一唠”,真正实现“问题在一线解决”。

“我们居民们遇到一些问题,经常给‘老贾说事’反映,社区也非常重视,给我们陆续把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居民们的幸福感都大大提高。”东湖小区居民张海明开心地说道。自从东湖社区“老贾说事”成立以来,协调解决许多社区居民存在的问题,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老贾说事”并非全区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载体的个例。西街街道小寺庙社区“333”工作模式,全力化解矛盾纠纷,有效解决难点问题,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前几天,我家里温度突然降了,在社区群里反映后,第二天供暖公司工作人员就过来维修,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也到我家询问情况,他们的服务态度好、速度快,为他们点赞!”小寺庙社区居民刘萍说。

“矛盾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发生,为此,我们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协商解决一些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基层治理‘333’模式,构建网格员、综治干部、社区组织三级调处体系,严把初关、次关、末关三个关口,通过降低、控制、减少矛盾纠纷存量、增量和总量,维护辖区和谐稳定,努力把社区建设成充满烟火气的高品质完整社区。”小寺庙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崔燕婷说。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在田间地头,在街头巷尾,在商圈楼宇,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不断转化为甘州基层治理效能。

整合现有党建、政务、综治等资源,研发运行“甘州快办”智慧平台,科学设置政务服务在线办、群众参与在线议、社区生活在线查、平安小区舒心住等10大类60个功能应用,布局“帮您查、帮您约、帮您办”和“社工委”议题在线征集、办理结果在线公示等模块,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精细的服务。

配齐专职网格员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依托手持终端,落实网格信息报送制度,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治安巡查、矛盾纠纷调处、政策法规宣传等各项工作,动态精准掌握各种基础信息情报数据,以“小网格”助力“大创稳”。

眼下,在甘州城区的大街小巷,一个个高清摄像头像天眼一样,全方位监控着城市的每个角落;重要路段街面、车站广场,公安民警全副武装进行巡逻,昼夜守护着城市的平安;大小社区里,随处可见穿着红马甲的网格员入户走访、网格巡查,排查矛盾纠纷、消除安全隐患;街头广场上,能时时看到跳着欢快激情广场舞的市民……一幅幅画面体现着甘州的祥和、稳定、团结。

同时,甘州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鲜明导向,探索多元化社区治理新路径。

建立社区与机关企事业单位“1+N”结对模式,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常态化联系一个社区开展“契约化”共建,成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

滨河新区崇文社区立足居民需求,成立了甘州区和美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实施“1546N”发展战略和推行“社区合伙人”模式,利用社区信息、网络、人才、场地等优势资源,引进合作方先进的培训理念和管理模式,为辖区居民提供职业技能介绍、家政服务等线上线下服务,不断增强社区自主造血功能。

甘浚镇速展村“邻里小院”使一批批事关发展的村里事、影响和谐的邻里事、便民利民的农家事得到妥善解决,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形成了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广开言路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

前进道路上,甘州将继续在破解矛盾中寻找新思路新模式,在解决问题中积累新办法新经验,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努力做好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

主办单位:张掖市甘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甘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陇ICP备05003445号-1
甘公网安备 62070202000102号
网站标识码:6207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