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打造秀美宜居乡村
索引号 | 620702067/2022-00002 | 发文字号 | 号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农业农村局 | |
公开形式 | 责任部门 | ||
生成日期 | 2022-02-28 11:31:10 | 是否有效 |
近年来,甘州区坚持把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示范建设引领重构区域发展布局,以人居环境整治重塑乡村秀美形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打造,连续两年乡村振兴考核位列全省第一,甘州乡村已成为外地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本地人眷恋的幸福家园。
坚持规划先行。坚持“典型示范、多点突破、整体推进、全域提升的思路”,高标准规划建设了理念新、要素全、水平高的张肃公路、张民公路、北部通道、张大公路四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坚持乡村规划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城镇化进程、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功能完善提升相统筹,突出乡村特点、地域特征、民族特色,体现村庄民居风貌、农业景观、乡土文化,兼顾生产生活生态多种功能,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尽快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始终尊重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以“江南水乡”为基调,深入挖掘各乡镇自然禀赋、产业优势、文化底蕴、民风民俗等特色,精心设计34套新建房屋模式和五种类型生态养殖小区模式,编制乡村规划100余份,避免同质化竞争、低水平建设和优质资源低层次开发,做到了规划有特色、能落地、可操作、管长远。
突出项目带动。坚持项目资金向示范带倾斜、人力物力向示范带聚集,高标准规划建设了理念新、要素全、水平高的张肃公路和张民公路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不断丰富和提升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节点布局和带动作用,纵深推进北部大通道和张大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重点打造了靖安整乡改造、弱水湾休闲旅游度假区、“蔬园.乡居”、甘州水驿、“乡遇未来·塞上田园”、新河田园综合体、西大湖水乡渔村等示范节点,双塔村民俗客栈、速展村特色街区、甘州驿特色小镇等12个示范项目建成运营,乡村振兴示范节点串珠成链、连线成带、聚带成面,由零散布局向全域拓展,由主干道沿线向周边纵深推进,由城郊乡镇向边远乡镇延伸,呈现出多点开花、全域推进的良好局面。2022年计划高标准建成谢家湾村等100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和7乡村建设示范乡镇,率先打造党寨镇1个共同富裕示范镇和前进村等5个共同富裕示范村,力争2024年乡村建设示范村和示范乡镇建设达到全覆盖。
强化政策配套。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充分发挥涉农项目、资金统筹整合的主平台作用,积极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制定下发《甘州区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乡村振兴政策措施》《2021年甘州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扶持政策》,科学统筹使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衔接资金、涉农整合资金,投资5190万元,对10个省级示范村的道路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产业发展等予以资金支持,做到了“多个管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让分散的项目资金“握指成拳”,发挥出了最大效益;积极搭建政、银、企服务平台,采取优质资产抵押、质押融资等方式先后向农业发展银行融资贷款5.8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改善和空置房老旧房屋拆除。同时积极包装乡村振兴项目,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向国家政策性银行融资19亿元,破解乡村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全力保障和推进乡村建设。10个示范村自筹资金8200万元,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强化村庄亮化、美化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注重群众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示范乡镇和示范村为农民群众而建的方向,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切实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动员农民群众投工投劳,10个示范村自筹资金8200万元,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把各方力量、各种资源汇集到乡村建设中来;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进一步提档升级乡村绿化美化水平,大力消除“视觉污染”“视觉贫困”,全面整治纳污坑塘,成功创建清洁村庄242个,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6%,拆除空置房屋4800院,乡村环境面貌由“局部美丽”向“全域美丽”拓展升华。
国企参与助力。立足破解乡镇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弱、示范项目建设融资难等瓶颈问题,甘肃黑河水电、市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区房地产经营公司、区城投、区旅投等国有企业,充分发挥资源多、平台高和整合能力强的优势,建立“国有企业+村集体资产合作”机制,全部积极参与示范项目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政企项目合作模式,从项目包装申报和融资贷款、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全过程、全要素投入保障,并通过折价入股、参与经营等方式回笼资金、取得收益,实现了项目提速、国企壮大、乡镇破难、群众受益的多赢目标,为乡村建设注入了“鲜活基因”,助力乡村建设更好更快发展。2021年10家国有企业累计投入资金6亿多元,整合项目资金20多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7亿元支持乡村建设。
增加农民收入。以“人居好、产业兴、农民富”为目标,围绕打造现代种业、奶牛肉牛、绿色蔬菜、设施农业、特色种养5大产业集群,青海云鑫3万头肉牛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供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果蔬、金津西瓜、出口胡萝卜等基地日益壮大,甘州被列入国家玉米制种奖补大县、国家蔬菜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县,被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区,成功创评全国第一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积极培育农业新业态,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后建成喀尔喀小镇、屋兰古镇、速展村特色街区、乌江镇水云乡畔等一批既有“绿水青山”颜值,又有“金山银山”价值的乡村产业聚集地,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居民,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10元,增幅10.5%,创历年最好。(甘州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朱虎)